
佛教大德文集 觉海文集总汇
修行学佛,参禅悟道,在於能明心见性,证到法身住境,了生脱死,所谓「幻化空身即法身,法身觉了无一物,本源自性天真佛,不來不去何得罪,了了然然生自脱。」由於见性之人了彻法性本无生灭來去,人法两空,事事无碍,所以不為生死幻相所转,能够得到身心大自在。
修行学佛,参禅悟道,在於能明心见性,证到法身住境,了生脱死,所谓「幻化空身即法身,法身觉了无一物,本源自性天真佛,不來不去何得罪,了了然然生自脱。」由於见性之人了彻法性本无生灭來去,人法两空,事事无碍,所以不為生死幻相所转,能够得到身心大自在。
欲望与我见都是生死轮回的关键,这些都可以从无常观去如实体会,从而下手起修。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透过对无常的观照,认清佛法的真谛,而发心修行解决生死轮回的苦患。
有情决定死,无情决定灭,这是现实的真相。众生宁可奔波追逐时刻变化不能把握的虚幻世相,却是不愿思惟必将來临终归要死的既定事实,讲起來实在是无明颠倒。
那个人闻佛说法后,豁然开通,欢喜无比,累劫尘垢所蔽,无知造罪九年刹那间开解,遂发心出家,随佛修行。从此以后,日日行善,於正法上精进不懈,最后证得阿罗汉果。
真正的扫地,就是清扫心地,所以古德说:「扫地扫地扫心地,心地不扫空扫地,人人若将心地扫,人间处处是净地。」但愿我们都能够将心地的垃圾,清除干净,每天过著无忧无虑自在欢喜的日子。
心,只是一个个念头的起伏,前念灭、后念起,后念起、前念灭,念头不断的起灭,哪里是一个可得的实体东西呢?心,没有头,没有尾,也没有痕迹,无处可寻,有的只是杂念而已,是一团烦恼心、分别心、执著心,自我中心的组合。这就是慧可拼命想去安的心,也是众生一向向外追逐尘境的心,其实这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
「住相布施生天福,犹如仰箭射虚空。势力尽,箭还坠,招得來生不如意。」这是说,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,想要以著相布施來得到生天的福报,毕竟是徒劳无益。
普贤菩萨有一首警众偈,说得最為精要:「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?当勤精进,如救头燃,但念无常,慎勿放逸。」
自古以來,佛教的各宗派都不反对坐禅,也确认打坐可以产生安定心的功能,但是心的安定,并不等於就是开悟成佛。如果像马祖那样不断的坐禅,是无法开悟的。
Copyright © 2023 | WordPress Theme by MH Themes